23
2019
-
07
有色行業,要努力成為國際標準
來源: 網絡
發布時間:2019-07-23 18:01
從1月9日召開的第10屆電子信息產業標準推動會上獲悉,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在會同中國工程院等國家高級智庫,開展標準化戰略研究,今年內將推出我國的標準化戰略的行動綱領《中國標準2035》,這對我們的有色行業的發展和實力的壯大意義重大。
標準是什么?是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所有企業或行業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也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制造規則。對于國際標準而言,國際標準是國際通行的技術語言,是各國判斷產品質量的依據。我們的有色企業或者有色行業一旦自己制定出大家公認的標準,那么該有色企業或行業的技術水平和固定動作將為大家共同遵守。從小的方面來說,對提高產品檔次,提高產品質量有利,另外也對提升企業形象益處多多;從國家的層次來看,更是預示著我們有色企業或有色行業國際形象的提高和國際地位的確立。因此,對于有色行業的國際標準,當然是誰制定對誰有利;誰把住了標準,誰就把住了產業,把住了市場競爭主動權。
標準國際化程度的高低,既關系到產業的轉型升級,也關系到企業的國際競爭。常言道:“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盡管這樣的說法有待商榷,但細細想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當今全球市場的競爭,已不僅僅是技術的競爭,更是標準的競爭。如我們熟悉的知名企業英特爾確立了個人電腦的中央處理器標準、微軟擁有了電腦操作系統的標準,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如標準普爾、穆迪投資和惠譽國際,他們的信用評級標準甚至影響了一國的經濟。因此,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巨頭無不堪稱標準領域的引領者,同時從這些“標準巨人”身上,我們也不難看出壟斷標準的制訂和實施的重要意義之所在。據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美國商務部的研究表明,標準和合格評定影響了80%的世界貿易,其中世界上的有色行業占比不小??梢哉f當今世界,標準化水平已成為各國各地區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有文章說的好:秦始皇偉大的成就,不僅在于修筑了萬里長城,還在于統一了中國的度量衡。拿破侖最引以為傲的不是他的赫赫戰功,而是他主導制定的《法國民法典》。同樣道理,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想使自己在產業價值鏈中邁向中高端,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制高點,需要的就是以創新思維為支撐,成為世界性標準的制定者和引領者。
標準如此重要,我們是有過痛苦教訓的,前有熟知的DVD隕落和如今的不斷出現的美國、歐盟對源自中國的稀土、鋁、銅等加工產品的屢屢“反傾銷”,表面上看是大家對產品國際化標準觀點的迥異,其實背后是他們以自己的所謂的標準阻滯中國產品的進入,在這些國家里,要么指責中國產品不符合他們的標準,或者說是某些成份的含量超標,要么認為中國產品的價格太低,用印度等國的價格標準對中國產品進行所謂的“反傾銷”,從而達到對自己內部市場進行極端保護的目的。當我們的產品面對這些無端欺詐和無賴式要挾并且屢屢得逞時,我們損失了金錢,也失去了市場,更多得是失去了發展的話語權,失去了我們與之平等競爭的權利,這樣的結果,我們真的不答應。
但是,面對這種不平等的傲慢,我們不答應是一回事,更需要做的是建立我們自己的標準,讓自己的標準成為國際標準,維護自己的權利。盡管要讓世界承認的路還很漫長,但我們卻必須去做。我們明白,一個企業或者國家,其技術標準國際化程度的高低或者使用國際化標準的多寡,既關系到產業的轉型升級,也關系到企業的國際競爭。近年來,經過我們的努力和大的投入,我們在信息技術產業上獲得了飛速發展,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不斷,成績明顯。這些輝煌的背后,注定有一份是屬于標準的榮耀。如今,一些“中國標準”代表的不僅僅是中國制造的品質,也代表著“中國創造”的魅力,現在中國的制造業除了提高產品的“硬件”標準即材料的質量標準外,其“軟件”也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延伸拓展,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為國家制造業的發展提供的機遇。
得標準者得市場,訂標準者得天下。站在這一新起點上,我們更要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聚焦關鍵、突出重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期,我們要做的就是“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同樣,今年將出臺的《中國標準2035》的點工作就是做好重要領域標準及基礎工藝的標準研制,并同時著力開展集成電路、虛擬現實、智慧健康養老,5G關鍵元器件的研究,加快基礎工藝標準的制定工作。這說明了一方面有色和其它行業的企標、行標、國標與國際標準還有不少的差距,基礎工作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我們要先是把國標、行標、企標等標準向國際標準看齊,進行“填平補齊”,同時在一些新的領域特別是領先領域,我們要敢為人先,加強基礎研究和標準制訂的調研, 把對外標準的追趕變成了標準的引領。換個角度說就是要發揮標準的門檻作用、引領作用、倒逼作用以及規范作用,著眼于新材料、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及新標準的制訂,促進我國結構材料,功能材料等先進產品的質量提高。
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們已經清楚的標準制訂的趕超目標,最終我們要用這些國際化標準培育出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這就是屬于“超越”的范疇了。中國要想成為國際標準的引領者,除了廣泛參與經濟合作和國際標準化活動之外,更為關鍵的,是要有先進的理念和強大的技術支撐,而這,就注定離不開創新。如果沒有創新,只是一味空談標準引領,那注定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此,我們要堅持標準自信,行業自信,重視體系建設、質量管理和觀念創新,加速標準的“走出去”,汲取國外標準制訂的優點和長處,同時繼續加強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盡快突破關鍵技術,形成自己的標準體系,我們才能獲得標準使用的主動權,進一步在世界舞臺與國際一流企業同臺競技,從而推動我們國家特別是有色行業的標準的轉型升級,保障有色金屬強國建設。
關鍵詞: